中共中阳县委宣传部主办
通知通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发布会实录】“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县市区专场第六场——中阳县)

时间:2024-12-30 22:12:12来源:中阳宣传网点击:108次

   12月27日上午,中共吕梁市委宣传部、吕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县市区专场第六场),中阳县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赵凤昌: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由中共吕梁市委宣传部、吕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是县市区专场第六场。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中阳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孙燕飞介绍情况。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中阳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任海涛中阳县政府副县长王小红,中阳县政府副县长霍建国。

首先,请孙燕飞县长作介绍。

中阳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孙燕飞:


新闻媒体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交流分享中阳的故事。首先,我代表中阳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媒体界朋友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阳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生态优越、资源富集。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介绍中阳的工作。

一是激活“产业引擎”,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我们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煤炭产业新优势。以能源革命为牵引,大力实施煤炭绿色智能开采,全县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5%。14座生产矿井中,已有4座完成智能化改造,鑫岩煤矿是全国首批5G+智能化改造示范矿井。推动钢铁产业新突破。充分发挥中钢公司省级特钢产业链“链主”优势,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中钢20万吨高速镀铜焊丝、50万吨煤矿支护材料、240万吨石灰石破碎等项目均已投产达效,有力推进钢铁行业技术升级、产品优化、绿色转型。实现新兴产业新发展。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加快中阳通用机场建设,探索空中婚礼、空中护林巡查、航空医疗救护等低空应用场景;大力支持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发展,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40.3万千瓦;谋划布局储能电站、氢能储运等项目,以“新质生产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二是学习“千万工程”,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我们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巩固衔接有力有效。“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实行“网格管理+动态排查”,及时发现消除各类隐患,去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5448元;结合我县民营经济发展优势,充分开发公益性岗位,有力带动了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特优农业增产增效。黑木耳产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木耳自然灾害险和价格险实现全覆盖,提升耳农抗风险能力,推动“小木耳”做成“大产业”。特别是近期我县黑木耳菌种搭载我国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返回,标志着黑木耳航天育种项目迈出关键一步。美丽乡村达标达效。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打造了阳坡塔、神圪垯等6个省市乡村旅游重点村。“诗意中国·乡约吕梁”朗诵音乐会在弓阳新村举办,30多位国家级艺术家齐聚中阳,全方面讲述吕梁故事、弘扬吕梁精神。

三是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城乡综合承载力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安全韧性全面提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精心打造宜居县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补齐短板,谋划实施总投资近20亿元的市政工程,包括宋家沟片区综合改造、城市管网更新、雨污分流(二期)、南川河综合整治等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城市品质将大幅提升。完善城乡交通体系。提档升级县乡公路,54个建制村全部达到三级路标准,21个建制村和135个自然村硬化路全覆盖;我县“四好”农村路“建养管”经验入选国家交通部典型案例。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坚持“三分建、七分管”,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实现垃圾收转运不落地。充分发挥“智慧城管”平台作用,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活美好的高质量生活空间。

四是护佑“绿水青山”,扮靓生态环境高颜值

我们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蓝天常驻。落实“双碳”战略,3户大型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近三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超过81%;综合污染指数从4.61下降到4.04,全省排名从102名前进到67名。让碧水常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污水处理厂一期提质增效,二期加快建设,持续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近年来,我县国考南川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Ⅲ类,2023年平均达到Ⅱ类。让净土常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44%,位居全省第四,是首个经济林和生态林双覆盖县。我们持续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防护林和核桃林提质改造,生态建设实现增绿、增彩、增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五是办好“民生实事”,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

我们始终把财力优先向民生集中,每年财政支出的八成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先后改扩建庞家会幼儿园、城南幼儿园、钢源等一批学校;严格落实各项教育政策,投入1700余万元,全面开展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投入685万元,实现城区小学“放心午餐”全覆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高考教学成绩始终保持全市第一方阵。用心守护群众健康。新建人民医院特邀19个团队67名省级外聘专家坐诊,26项技术项目实现新突破;今年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累计受益13万人,门诊量和住院量同比增长44.3%。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城乡公交乘坐、有线电视收看全部实现免费;“千万养怡助老”项目覆盖全县88个村(社区)和36个自然村,为4946名老年和鳏寡孤残特殊人群提供助餐、助洁、助浴等多元化服务,国家及省、市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近期作为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被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五个部委公布推广。

当前,中阳正处于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希望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中阳、支持中阳,多到中阳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中阳魅力、共谋合作发展。

我就简要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图片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赵凤昌

感谢孙燕飞县长的介绍。

接下来,开始回答记者提问。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现在,请要提问的记者举手示意。


图片

图片

新华社:

城乡养老是老百姓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我们在多个媒体看到中阳县创新实施的“千万养怡助老”项目,请问,你们是怎么想到实施“千万养怡助老”项目的?这个项目特色在哪里?

中阳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  孙燕飞:

首先,感谢您对我们中阳养老工作的关注。大家都知道我们中阳是国家重点帮扶县。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有了大幅提升,但公共服务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农村老年人,有钱吃饭,但吃不好饭,老百姓总结过一句话,“三天做一顿、一顿吃三天”,所以,我们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探索实施了“千万养怡助老”项目,通过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让农村老年人吃好饭、吃热饭。

     我们中阳的特色在于“全覆盖”和“可持续”。

    “全覆盖”是指我们实现了城乡养老服务全覆盖,结合实际分类打造了县级护理型养老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老年餐厅、行政村日间照料中心和幸福小院、自然村好邻居助老小院五类养老服务机构。在偏远的自然村,我们特别选择了热心公益、干净卫生的农户打造了“好邻居助老小院”,在就近就便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在村农户也提供了增收渠道,营造了和谐的乡村邻里关系。

    “可持续”是解决资金筹措的问题。我们探索建立了“五个一点”模式,拓宽养老服务筹资渠道。一是政府投一点。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资金,通过智慧养老平台,精准投放到各类机构和各类人群。二是集体补一点。行政村负责设施设备维护,利用光伏收益设置公益岗,解决养老护理员工资问题。三是个人出一点。我们不提倡免费就餐,结合实际,确定了社区老年人两餐不高于6元,农村不高于3元。四是子女交一点。引导子女积极履行赡养义务,为老年人代缴费用,确实经济困难的,可以用农产品进行折价。五是社会捐一点。通过开展养老募捐、表彰捐赠企业、设置尊老敬老光荣榜等多种形式,动员社会力量捐赠助老。“五个一点”,确保了资金筹措到位,保障了我县“千万养怡助老”项目运营的稳定持续。

    我的介绍完毕,感谢记者朋友!

图片

图片

人民网:

我们知道,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那么,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中阳是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擦亮“木耳之乡”这块金字招牌的?

中阳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  任海涛


  首先,感谢记者朋友对我县木耳产业的关注。下面,我就我县木耳产业给大家做一下简要介绍,2018年以来,我们在省委统战部的定点帮扶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木耳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我县先后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全国木耳十大主产基地县”“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重点联系县域”等称号。全县现有心言木耳、腾宇菌棒厂两户龙头企业,特别是心言木耳公司,年产菌棒1亿棒,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的菌包研发生产综合体。今年,全县栽植木耳面积达5500亩,近1亿棒,全产业链总产值可达30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劳动就业3万余人,成为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发力:

  一是科技赋能,助推产业提质增效。山西农大等单位和本地龙头企业强强联合,通过“科研--转化--新主体”的全链条培育模式,精细化延伸产业子项目,现在已经有木耳蜜饮、木耳挂面、木耳酱、木耳面膜等多类型产品,产业经济效益持续提高,特别是今年9月份,中阳木耳菌种搭乘实践十九号卫星升上太空,进行航天育种试验,在种质资源探索开发上取得了重大进步。

  二是多方发力,探索产业壮大新模式。积极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银行+保险”发展模式,建立“订单生产+定价收购+网络销售”等联农带农益农机制,通过举办全国性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黑木耳专项推介会、村BA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中阳木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帮助种植户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三是金融扶持,助推产业持续发展。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金融助力”的产业发展思路,创新推出木耳贷、木耳自然灾害险和木耳价格险,今年为142户种植户发放木耳贷5600余万元,财政拿出专项奖补资金2056万元鼓励种植户投保,占保费80%,实现自然灾害险和木耳价格险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体系,积极探索和延伸木耳产业链,提升木耳产业附加值,全力推动全县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



图片

图片

山西法治报:

中阳县作为吕梁市煤炭资源大县,请问,近年来在煤矿智能化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中阳县政府副县长  王小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正如您所言,中阳煤炭资源丰富,总储量49亿吨,现有生产矿井14座。近年来,我县把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作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的重大举措,全力推动煤炭产业数字化。截至目前,在完成8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12个智能化综掘工作面建设的基础上,先后完成4座智能化矿井建设。
在工作中,我们主要以“四个强化”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第一,强化顶层设计。组建工作专班,设定总体目标,根据相关要求、立足“一矿一策”科学编制工作方案,分年度明确建设任务和节点安排。采取“政府引导、部门主导、社会参与、主体落实、企业建设”五级管理工作思路,坚持一月一调度,稳步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第二,强化示范引领。综合考虑煤层赋存条件等因素,2020年我们选取鑫岩煤矿进行试点,以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23年,该矿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被国家、省、市列为智慧矿山建设标杆企业。该矿智能化改造后,综采工作面减员153人,吨煤成本降低15元/吨,年节约人力成本3000万元,实现了“减人、增安、提效”目标。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全县煤矿企业实地观摩、总结经验、比学比做,以点带面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第三,强化技术支撑。支持引导煤炭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推动科技研发创新。我县桃园腾阳集团和大连海事大学共建“智慧矿山联合实验室”,构建“产—学—研—用”链条,在智能化综合管控及AI算法管理平台、智能掘进关键技术等领域共同开展研究,推动了矿山智慧应用科学技术产业化。第四,强化服务保障。我们持续加大对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支持力度,要求相关部门对智能化建设矿井在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管理提供承诺制服务;智能化建设、智能化装备投资退税减税政策应享尽享;将煤矿智能化改造相关投入列入安全费用使用范围,并提高提取标准;积极争取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对我县政策倾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服务的落实,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目标再抓实再提速,持续加大技术攻关、政策落实、人才培养等工作力度,统筹抓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切实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谢谢大家!


图片

新闻排行

0.078852s